2007年11月30日 星期五

鏡子

Another World

我用鏡頭框取一個畫面,這個畫面中的大家則是被鏡子框取著。鏡子裡面,大家正在挑揀剛採收的作物,只得一幅愜意的務農勞動圖,沒有人看得出來,在鏡子外夥伴們背負的另一個身份——在醫療意義上的。
套上或者被套上某種框框,可能是每個人都無法掙脫的人性現實,可是意識型態上的框框,跟物理上的框框畢竟不太一樣。不管你是販夫走卒還是權貴富豪,在鏡子裡面你們看起來都差不多;可是只要你是精障者、愛滋患者等,在人們的眼中,你就一定跟人家不一樣,你就是比一般人少了某些東西,譬如權利。

相較之下,也難怪自古以來人們總是賦予鏡子幻想,以為鏡子裡的世界會比現實世界美好。其實,鏡子只是一視同仁罷了。

2007年11月28日 星期三

假惺惺的曹小民

本來不想寫這件事,但晚上漢堡傳來一則新聞,害我忍不住還是寫了這篇文章。這則新聞乍看標題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如果成真的話也是好事一件:「嗆扁/高分貝批陳先生~ 曹興誠邀扁辯論:戰下去...」不過看了一下內文才發現,這等看總統跟小丑同台演出的喜劇場面,其實還蠻難發生的,可惜了。
話說要是真的扁總統跟小民同台辯論的話,我們就可以看到中國馬前卒的馬前卒(中國馬前卒=國民黨)有多麼無稽可笑,可惜「曹興誠......表示只要陳水扁敢正面辯論,他就會一直在報紙跟部落格上和他戰下去。」

哇咧靠!你碼幫幫忙!這樣叫作正面辯論的戰下去喔?

曹小民你這樣也敢講這麼大聲喔?花錢登廣告算什麼正面辯論戰下去啊?在部落格戰算什麼正面辯論戰下去啊?夠屌的話,直接上電視跟阿扁直接正面辯論給我們看啊!不然要是我靠國家出資賺了大筆錢可以拿來登廣告,我也敢在報紙上戰下去啊!在部落格戰誰不會?誰不行?我常常碼在部落格正面戰下去,把這種事講得好像要成仁取義一樣,曹小民你也太噁心了吧。

曹小民又說他是個政治大外行,可是他這個政治大外行在部落格戰的時候,卻可以權威式的判定:『李登輝與陳水扁兩位先生「誤國」近二十年』嘖、嘖,對政治這麼外行的人都可以觀察到台灣政治的大解答,破解台灣政治的謎中謎,其實他根本就是大外行中的大內行、腦殘中的天才啊!曹小民真的是太謙虛了,簡直已經謙虛到令人做噁的地步了。有這麼謙虛到噁心的人,還需要溫良恭儉讓攏洗gay的阿告幹啥呢?直接叫曹小民當特首了好不好?就像董建華一樣,富豪踩在工農頭上,才符合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啊!

不過曹小民一定會推辭的,他說「此舉只是替社會做點公益」很有一副悲天憫人的慈悲胸懷,跟講到在報紙部落格正面辯論戰下去很豪氣一樣,差點沒說自己很偉大。這種話聽起來,感想只有一個:

放屁!!(safa Nakao調轉漢堡音)

社會工作倫理裡面有一個叫做「案主中心」的要求,什麼叫做「案主中心」,簡單說就是站在案主的立場來思考案主的遭遇,並且以案主的最佳利益為最優先考量。因為生活是案主在過的,社工不可能幫案主過生活,因此案主才是自己問題的最佳解答者,社工必須尊重案主的自我決定能力。而社會公益呢,可以說是社會上各成員的利益,經由各種交互影響所形成的最理想均衡狀態。換句話說,行社會公益一樣不能有個人本位主義,因為一個人的所見所思並不能代表社會整體利益;真的要替社會作公益,必須要保持開放的態度,去接納代表各種利益需求的聲音,然後從中去找出一個利益的最大公約數才對。可是看看曹小民的言行,好像他才是絕對的利益裁決者,違背他的就是「誤國」或者「沒有什麼理想」,這不是放屁是什麼?

更且,曹小民的歷史言行真的有什麼公益性質嗎?和艦案欺騙股東、揚言將聯電下市、憤而前往他國設廠、拒絕媒體採訪股東會等,這些經歷怎麼看都跟社會公益背道而馳,怎麼到了登報放屁的時候就說自己在行社會公益?噁心到了極點。如果李登輝跟阿扁真的誤國二十年,可是別忘了這兩位都是人民一票一票選出來的總統,這代表了人民的多數需求,而這個需求的方向是拒絕「兩岸和平必須投共法」的,怎麼自誇行社會公益的曹小民這個時候反倒看不到多數的利益趨向了?曹小民真的有以社會的最佳整體利益為考量嗎?如果有,為什麼他的意見會遭致不分藍綠陣營的「名筆」、「名嘴」『對「生意人」的歧視』?道理很簡單,因為曹小民報紙廣告的意見除了說明了他不顧台灣社會最大利益,並以中國侵略台灣意圖為中心思想的投降思想以外,完全沒有任何一點社會公益的成分在裡面。

不管怎麼看,曹小民這些廣告自我矛盾又沒有建設性,會相信這種沒有內容的廣告,除了蠢以外,還是蠢而已。

延伸閱讀:
‧大腸的人生——尊重(全民吐曹系列)和平協定的真義(全民吐曹系列)打手(全民吐曹系列)果然是野人(全民吐曹系列)
‧昆蟲——階級的撕裂
‧馬小九部落格——活路還是死路!?

2007年11月24日 星期六

伯揚咖啡

常常跑花蓮後,當然就要先瞭解花蓮的環境,尤其是有關吃食的部分。說實在話,吃食這種事情對我來說,比較像是畜牲般的議題,一向我都以吃飽為尚;飽然後識味道,誰曰不宜?但是即便在人民有吃飽的問題的情況下,人總不可能永遠都吃飽了撐著亂嗆聲,有的時候在飽與不飽之間還是有一些空間,是留給味蕾去活動的。譬如說喝咖啡。
說起喝咖啡,口味也是隨人而定的。就像有的人喜歡嗆扁,日本人腦袋比較清楚會嗆馬一樣,沒有哪一種味道可以獲得每個人的贊聲的。但我的確在花蓮找到了一家不錯的咖啡店,這家咖啡店在網路上以及身邊朋友的評價都相當正面,因而可能會獲得不分藍綠的喜愛。但老闆是不是就因此而成為立場中立的中間選民呢?我不知道,但以一位退伍後經營藥燉排骨,打出名氣後,竟在藥燉排骨店裡賣起自己烘焙的咖啡豆,最後索性頂掉藥燉排骨店,改弦易轍開咖啡店的年輕老闆來說,在生意的規劃上還蠻極端的。

不管做生意的內容,至少在做生意的手法上,我認為年輕的阿秒老闆是很有一套的。咖啡好喝當然是首要,店裡的咖啡豆據老闆說都經過細心挑選以及烘焙,老闆也不怕煮給客人比較。店裡招牌是伯揚咖啡,所謂伯揚咖啡,就是由老闆選擇兩種豆子分別煮給你喝,只收一百元。也就是說,你在台北可能喝到一杯要價三百元的莊園咖啡,在這裡老闆給你兩杯兩種享受,但只收你一百元,划算吧!這樣的作法除了老闆有自信自己的豆子品質以外,另一種就是完美的做生意手法了:一杯你喝不出來,兩杯你就喝得出來哪一種好喝了吧?貴的那種。買個一磅回家吧!更絕的是,不分等級價錢,只要買一磅豆子回家,現場喝的那杯免費,夠有意思了吧。

說真的,品嚐咖啡這種事我是不熟的,我的味蕾並不是那麼敏感。不過我覺得伯揚的咖啡的確有他好喝的地方,除了可能是豆子真的很好以外,在吉安鄉一個小聚落的恬靜巷子裡,手端著一杯咖啡,跟誠懇健談老闆聊聊天,或者帶本書去配著看,會讓我花一個下午的時間這麼做的,至少不會是太糟糕的咖啡了。

阿秒老闆正在拉花
阿秒老闆正在拉花

來幫忙的阿財
來幫忙的阿財

阿秒老闆在解說這個百年美式咖啡壺的用法
這個原理就是這樣...

拔不出來...

伯揚的義式咖啡機,是很少見的手沖拉霸式。據咖啡達人漢堡的說法,這個東西不是平常人可以用的,需要有相當的功力才可以壓出一杯好的Espresso來。
拉霸義式咖啡機

拉霸義式咖啡機

延伸閱讀:
‧阿尼晒太陽部落。——伯揚咖啡
‧幸福蒲公英的生活亂記 ——花蓮‧伯揚咖啡花蓮‧伯揚咖啡2
‧天才濰的空中旅行——發現新天地-伯揚咖啡

2007年11月22日 星期四

練習美麗

練習美麗

某天路過捷運士林站,遇上社區大學的成果發表會,這個小女孩立刻就吸引了我的眼光。他站在圍觀人群的最前面,很忘我的跟著舞台上的表演者手舞足蹈。人家說認真的女人最美麗,舞台上的表演者的確很美麗,這位小女孩的認真則是另一種發自內心的真誠,說不上美麗,但是很令人感動。

2007年11月19日 星期一

沒有自信了嗎?

這個攤子就擺在小巷子口,緊倚著一家小吃店的外牆,一架攤車三張折疊桌幾把椅子,就這麼做起生意來。這個攤子以賣水餃為主,搭配以湯類小菜各兩三種,用一種簡單、樸素的方式,跟附近的華麗海產店或者豐富的小吃競爭著,倒也經營的有聲有色,網路上不乏針對這個小攤的美食文章。
以我的喜好標準來說,這個攤子的水餃算是水準以上的好吃。他們的麵皮揉桿的功力表現在一口咬下的瞬間,可以感覺到麵皮就在齒間跳動,那是因為麵粉的Q勁反彈。有些水準比較差的水餃,要讓麵皮咬起來有Q彈的感覺同時,會把麵皮桿的太厚,造成一種假性的彈性,這個攤子的麵皮就沒有這種問題。他們麵皮的好在於,既有自己的特色,又不會太過份的搶走內餡的風采。我最不喜歡吃市售冷凍水餃的一個原因是,撥開水餃的外皮,就會看到內餡縮成一團,而麵皮沒有意義的癱趴在內餡上,好像是穿上了一件太過大號的T恤。那樣的內餡看起來有一種寒酸感,也有一種病態感,好像做水餃的人或公司怕你吃,青青菜菜抓一頭死豬來,刮下最沒價值的肉隨便剁成肉漿做肉餡。

但這個攤子的內餡完全就是另一種層次跟美感。麵皮剛剛好包住肉餡,一口咬開之後,不會讓你感到嘴巴裡面只有一股空洞感,那一團內餡中的豬肉,新鮮的感覺很突出,不像冷凍水餃或機器水餃,肉餡的味道新鮮,就好像新鮮肉片燙過一樣甜美,再加上肥肉散發出來的飽足氣味。同時肥瘦比例恰到好處,咬下去的時候清脆不黏膩。高麗菜又跟肉餡分配合宜,不會滿口嚼來都是菜,也不是只有幾絲菜絲點綴而已。這一團內餡緊實但不僵硬,肉餡的彈性清晰可見,但又不會輕易的一咬就散開來,口感相當吸引人。(我一向都吃高麗菜水餃,而沒有試過他們的韮菜水餃,因此無以講述之。)

總之,這是難得好吃的水餃。不過吃食這種東西,個人的口味不盡相同,所以或許應該這麼說,這個小攤子的水餃,至少很對我的口味。而現場觀察攤子跟對面水餃店或隔壁魚羹小吃店的生意客量,我相信我的口味並不刁。

這一晚是我這週以來第二次以水餃當作晚餐。我照例背對著電視一個人享受我的水餃美食,一顆一顆的慢慢品味著,同時不讓電視台正在播送的新聞干擾我的品嚐。吃完,我心滿意足的站起來付錢,老闆一邊手往錢袋裡摸著,一邊抬頭看著電視裡新聞的內容,這讓他找錢的動作慢了下來。我也抬起頭看了看那則報導,那是東森新聞,報導內容是最近正熱的物價。當天新聞局長謝志偉拿蔣經國很會控制物價的笑話開記者會,戳破一小撮人的天真幻想,新聞這樣報了,但也多加了一句,「之後陸續幾年的經濟成長率都高達15%到20%,不過看看現在經濟成長率卻只有4.4%,連蔣經國時代的一半都不到」。

我瞄了一下正津津有味盯著螢光幕的老闆,「亂講,當年台灣是開發中國家,經濟成長率當然高,現在當然不可能這麼高。」

「是啊。」老闆繼續摸零錢的動作,口氣中有一種被迫回答的感覺。

「哪一個已開發國家的經濟成長率可以到20%?美國、英國、日本,通通都沒有。」我繼續說著,一邊觀察老闆的反應。

「對啊,已開發國家是不可能這麼高......」老闆繼續被迫這樣回答,我的感覺這樣告訴我,他可能只是因為我是客人,附和我而已,其實他一點也不認同我的意見。「可是這是人民的感覺......」

「這是新聞媒體製造的感覺,這不是正常的。」「是啦......但是數字是這樣......」老闆繼續要挽回劣勢。

「要放數字可以,但是要說明背景,不然那數字根本就沒有用。」

老闆轉移話題:「可是我的生意現在都很好,來吃的人變多了......」

老闆試圖用大家都吃小吃攤來印證新聞媒體的暗示:經濟不景氣,人民有吃飽的問題,只好吃便宜的小吃攤果腹。我看了看對面的水餃店、隔壁的魚羹店、以及其他攤車或店面,這些東西的價格不見得比水餃貴,而且又有店面,吃起東西來舒適感比這個水餃攤好很多,但生意並不會比較好。再看看同一條街上的海產店,卻又是生意興隆,人潮強強滾。這種狀況,很顯然絕對不是用「經濟不景氣」、「人民有吃飽的問題」、「物價高漲民不聊生」、「人民都活不下去了」等新聞套句可以解釋的。要簡單的說,這條街的狀況就是:「食物好吃,生意就好」

「那是因為你的水餃好吃。」

「是嗎.......」我們講的不是你的水餃好吃,而是對面水餃店的水餃好吃嗎?你為什麼不相信你自己的水餃好吃?

為什麼?台灣人的自信在泛藍政客、媒體每天的疲勞轟炸下,似乎已經消失了,很多人不再相信自己的能力、優勢,反而相信那些貶低台灣人努力的言論。泛藍政客、媒體每天睜眼說瞎話,扯著喉嚨欺騙台灣人台灣已經因為民進黨的無能,造成民不聊生、經濟凋蔽,人民活不下去了,幾年下來,許多人就真的瞎了,他們看不到就在身邊的真相。生意好,是因為水餃好吃,這個道理很難懂嗎?如果真的人民只吃得起水餃,那斜對面的海產店裡面,那一個個大快朵頤大口喝酒的,是鬼嗎?

台灣人,你的自信到哪去了?當有人不斷的提出證據,告訴你你很好的時候,為什麼不敢相信?為什麼要選擇去相信那些貶抑你的謊言?這才是一個畜牲級的議題:台灣人,你為什麼要像一隻狗一樣,鍊繩都解開了,你還不敢邁步走開?如果你連自信都沒有,就等著被鍊上鍊繩吧。

2007年11月13日 星期二

台灣怎麼了?

21440026

從這張照片,你看出了什麼事實?

按照現在最流行的說法,這張照片大概可以下個諸如此類的註腳:「這就是現在最典型的社會寫照:有的人有錢喝咖啡聊是非,有的人窮到要坐在咖啡館門口過夜,可見台灣已經進入了M型社會。」、「台灣貧富不均嚴重,富者越富,窮者恆窮,我們可以發現貧窮的人在咖啡店門口進行一個無家可歸的動作。」、「百姓都知道有人窮到沒地方過夜,只有政府官員不知道,台灣已經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貧窮的人已經買不起一杯咖啡了,台灣的物價飆漲,已經到了人民要不斷嗆聲的慘狀了。」......等等。
這張照片的拍攝地點在熱鬧的花蓮市中心,中山路跟中正路交會的星巴克門口。夜晚十點半,一位衣衫襤褸的婦人,沿著中正路漫步而來,突然蹲坐在熙來攘往的鬧市咖啡店門口。現在,請問你,這張照片告訴了你什麼?

雖然照片一向都給人們一種可以把真相紀錄下來的錯覺,但事實上照片所再現的,絕對不可能是完整的事實。我是一個喜歡並且習慣於拍照的人,我很明白一張照片其實是被攝影者局部框取的影像,而且僅只限於當時的影像,因此我常常警惕自己,一張照片所能呈現的內容,或許什麼事實也沒有;一張照片被賦予的所有詮釋,可能都與當時發生的事實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媒體的內容也是。一個標題、一篇一千字的專題、一則三分鐘的現場SNG,這些都只是試圖去再現事實,而不是事實。一則報導如同一張照片,都是記者、編輯局部框取的真相,原本就是事實的再演繹,這時如果碰上媒體的有心誤導,那麼在這些撲天蓋地而來的訊息中,事實的成分恐怕是再怎麼抓,也抓不到一絲一縷的。所以,你真的相信上面那些流行的註腳嗎?

這張照片,其實什麼也沒說。你從照片裡唯一可以知道,最接近事實的,就是夜晚十點半(連十點半都是我說的,你只能相信我),一位衣衫襤褸的婦人,蹲坐在熙來攘往的鬧市咖啡店門口,而且我按快門的時候,還是刻意等那些熙來攘往的人群都離開了鏡頭範圍,才按下快門。這張照片可以說的,就只是這樣而已。如果要繼續講解下去,按照我的判斷,那麼我會說這位唸唸有詞、神情恍惚的婦人可能是一位精神障礙者,他可能因此而被家人遺棄,或者從拘禁中逃出,導致他只能流浪街頭。這位婦人所遭遇的,其實是社會救助的問題,或者社會福利的問題,或者社會復健的問題,但絕對不會是「笨蛋,問題在經濟」

會把這些紛雜的社會狀況輕易的解釋為經濟問題的,才是笨蛋。

台灣怎麼了?我也很好奇,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是要這樣問:為什麼媒體跟泛藍政客眼中的台灣,永遠都只是一個問題?永遠都只有一個罪人?這個問題的背後其實是:台灣這些泛藍政客、媒體只會耍笨,到底怎麼了?

2007年11月12日 星期一

《激流中國》—深入中國的窗口

據說,中國人的祖先中,有一位叫做大禹,是一位治水能手。大禹奉命接替鯀的治水任務,與鯀所用的圍堵法不同,大禹採取的是疏導的方式,終於成功的將洪水分流導入大海,中原的百姓得以安家樂業,舜並且將帝位禪讓給大禹......。這是神話故事也是中國的歷史,而中國的歷史從大禹以後,再也沒有一個皇帝真的懂得疏導的意義,每個握有權力的人只學會了鯀的方式,把黎民百姓都當成洪水來治,用各種方法築起一道一道有形無形的提防,而終究每一個朝代最終都走上了鯀的末路——不得善終。
激流中國的歷史遠因如此。令人好奇的是,歷代在現在中國的這塊土地上,人們儘管把大禹治水的功績捧上天,但卻似乎並不理解大禹治水的方式與用意;如果說這個神話故事有什麼寓意,那麼或許是一次又一次的預告著中原朝代的興衰起跌,用歷史悠久的神話故事來諷刺中國人不斷重演的歷史。現在的中國號稱擺脫古代中國包袱的新中國,也號稱將「大國崛起」,但是透過《激流中國》這部NHK歷時三年拍攝的紀錄片,我們所看到的,其實可能是另外一個王朝衰亡的過程——鯀的鬼魂依舊飄盪在中原的天空上。

激流的產生,在於限制、在於大量、在於急,因為有著種種難以抒發又無法引導的提防,於是涓滴細流逐漸匯集、逐漸加強,終而為激流。日本人對中國的觀察的確很仔細,中國的媒體不說,台灣的媒體永遠只能看到表面,日本人卻懂得掀開表層的包裝紙,將鏡頭伸到糖果的內層去,看看裡頭腐敗的內餡。為什麼如此?答案就在影片中。從首兩集的「富人與農民工」開始,這部《激流中國》紀錄片似乎不斷在強調一個主題:限制。我們看到就像台灣媒體與在台中國人一再稱頌的,中國的確有部分人先富起來了,但紀錄片不以此為滿足:那更多的另一部份人呢?一部份人富起來也就意味著另一部分的絕大多數人被限制了富的機會。當在台灣的我們不斷在媒體上、在在台中國人口中看到聽到中國多麼富強的時候,台灣人從來沒有想過,有沒有不富強的人?他們的生活是怎麼樣?NHK的紀錄片告訴了我們,那些不富的中國人,不僅是被限制了富的機會,甚至是被限制了作為一個人應有的尊嚴

最近許多人喜歡對政府嗆聲活不下去,但是,事實上是真正活不下去的人,要不就是革命,要不就是根本沒有聲音嗆聲!在台灣的這些不敢革命只敢嗆聲的人,有優渥的上班族、有學生、有小攤老闆,請問,哪一個像紀錄片中的張建平與杜文海?當中國政府從根本上(不管是法令、人際關係等)限制了一個人做為人的尊嚴時,台灣的政府又是怎麼樣寬容著那些別有用意(不管是被利用、被收買、無知)的嗆聲者?這些台灣的嗆聲者可以選擇去SOGO週年慶血拼、去擠破頭吃薑母鴨、去對阿扁嗆聲的時候,中國絕大多數沒有富起來的人,可能連買一個玩具給兒子過年都沒有辦法。這就是真實的中國,中國媒體、台灣媒體從不面對的真實中國。

而同樣的,當台灣這些包括郭台銘、曹興誠(好一些富人)在內的嗆聲人、政客、媒體不斷唱衰、污衊、攻擊台灣人政府的時候,中國又是怎麼樣限制中國人的言論自由?當他們面對中國表現出引領企盼的歸順眼神時,中國人的言論卻正被中國政府撲天蓋地的打壓著,這就是真相。再同樣的,當同樣一群人大聲嚷嚷著「綠色恐怖」的同時,中國人的身家財產也正被中國政府無視於司法制度的掠奪著、摧毀著,連居住與否都被限制的,這也是真相。只是令人汗顏的,真相卻不是中國人所發出,也不是被中國以武力威脅著的台灣發出,而是發自日本人的媒體。

可想而知日本人的恐懼。中國政府的總總限制,正將中國的種種民意逼迫成激流,而這一股激流,很有可能變成一個翻天覆地的巨浪,推翻中國的穩定,到時候中國周邊的國家都將首當其衝。日本人看得遠,而台灣人呢?

當觀看這部紀錄片的時候,心裡面的憂慮是油然而生的,因而可以體會日本人的考慮。中國真的富強嗎?透過日本人的鏡頭,我們將可輕易的發現,中國的富強僅只是表面,而且是在一個非常不穩固的基礎上,基礎下則是漸漸被聚積成的激流,脆弱的富強包裝紙被激流沖毀,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但台灣人做好準備了嗎?台灣與日本都是中國激流爆發後,難以避免衝擊的中國周邊島國,但台灣比日本不幸的地方,在於台灣有太多的人對中國抱持著虛幻的認識,也被在台中國人的甜言蜜語欺騙著,因而不瞭解中國正在一個爆發的關口上。中國政府的總總限制,正在逼使中國人真正的成為洪流,重演鯀治水的悲劇。大禹治水,只是神話故事。

我們畢竟不是活在神話故事裡,要瞭解現實,真正認識現在的中國,NHK的《激流中國》是一扇窗口,一扇深入真實中國的窗口。如果我們關心台灣的未來,也關心中國的未來,那麼我們就該推開這扇窗,去看看中國的現在。如果中國恰好就是你的認同,你更該看看,正在形成激流的,你的祖國。

延伸閱讀:
‧攏是為台灣——台灣為什麼拍不出這樣的影片?NHK《激流中國》
‧twvisa——NHK 激流中國
‧茄苳樹窠——NHK《激流中國》紀錄片
‧曾韋禎的部落格——NHK《激流中國》總整理
‧cleverCLAIRE 克萊兒胡思亂想——Dynamic China|激流中国激流中国 - 2 喉舌與良心
‧雙倒水別莊——NHK《激流中國》
‧MILIFONOH!!(馘首)——激流中國與...
‧漢堡挑軟的吃——真實的中國.真實的台灣
‧大腸的人生——天朝之夢(激流中國系列)做為一個中國人(激流中國系列)
‧酥餅的BLOG——激流中國,統媒不願面對的真相
‧Alan's Playground——權力者的傲慢:激流中國觀後感
‧poavosa——中國
‧德國豬舍——激流中國觀後感

2007年11月9日 星期五

帶一本月刊上天堂

我上天堂的機率應該提高了不少。

利氏學社的笨篤神父將來應該是會上天堂的,因為不但達文西死在他的生日,永樂皇帝和凱薩琳女皇也生在這一天,而且最近笨篤神父帶著利氏學社的出版的《利氏漢法綜合大辭典》(共七冊)以及另一人文月刊《人籟》前往歐洲,覲見了沒意外的話一定上天堂的教皇陛下,所以笨篤神父將來應該是會上天堂的。
人籟2007-11未來我上天堂的機率應該也會大增,笨篤神父到時候會很好心的拉我一把才對,如果上帝對我進天堂有意見(譬如說我根本不是信徒之類的),身為好人的笨篤神父一定會挺身而出幫我說話的。

這樣說是因為第一,笨篤神父在台灣傳教十五年,他一定會幫像我這樣一個台灣人向上帝求個情的。第二,剛好達文西也死在我的生日,永樂皇帝、凱薩琳女皇和笨篤神父也生在這一天,這一定不只是巧合。第三,笨篤神父帶去給教皇陛下参詳的《人籟》月刊,最近一期(十一月號)的專題——"克服障礙"中使用了我拍的照片作為插圖,這也一定是某種奇妙的連結造成的,譬如說將來可以拿這一本被沒有意外的話一定上天堂的教皇陛下嘉許的月刊,當作我進入天堂的通行證之類的。

這是《人籟》月刊最新一期的封面,雖然教皇陛下看的不是這一本,但仍然是受到祝福的。順便說一下,封面上的就是愛台灣的劉神父

為什麼會突然提起上天堂的事呢?那是因為safa Nakao寫了一篇「李們耶書會的形父(三)」,這篇文使得笨篤神父會帶我上天堂而不是住套房的奇異神啟產生。另外最主要的當然就是為了我小小的虛榮心作祟,畢竟靠著幾張照片就可以保證上天堂的好康並不多見。(不然說看看有誰遇到過這樣的人?)所以既然我這世人沒什麼其他成就,就只好拿這種不值一哂的小事出來張揚一下吧~

點旁邊連結到原始網頁原始網頁

點旁邊連結到原始網頁原始網頁

內文插圖

內文插圖

內文插圖

內文插圖

內文插圖

內文插圖

內文插圖

內文插圖

內文插圖

2007年11月8日 星期四

阿扁你就乾脆稱帝吧

這是東森旅遊新聞,說是新聞,其實就是替廠商寫的廣告稿而已。

但即便是這種東西呢,東森的記者陳志東還是要愚蠢的偷渡一下他個人變態的仇恨阿扁心理,實在讓人感到非常可笑、可惡、可憐。我是不知道城西館老闆娘有沒有事先看過這篇稿子,但是呢,我是很樂意等一下連同我的意見一起寄給老闆娘看看,讓她知道她竟然無意間被東森記者陳志東利用,而變成了一個記者試圖參與政治惡鬥的工具。
陳志東說:
在某一個層面來說,日本天皇其實過得相當辛苦,反倒是台灣總統與家人,只要覺得「我就是比較好運,不然你要怎樣」,那就可以過得比較像天皇。
這是斷章取義的醜化,而且邏輯不通。阿扁當初講這句話的意思,是想過的像天皇一樣嗎?當然不是,這是針對選輸就靠邀的連戰對他不斷人身攻擊的反應,比起不爽就叫黑道出國去把人幹掉,阿扁可是相當謹言慎行的。而如果阿扁是想過的像天皇一樣而去講這句話,那既然日本天皇其實過得相當辛苦,你陳志東應該要稱讚阿扁啊,鬼叫個什麼東西?
下午的MSN對話:
Ciel 說: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1106/17/np6w.html
Tiat 說:
總統出入本來就要有特權跟保安 這是法律規定的 哪是耗用?
Tiat 說:
至於度假..台灣總統度假會多喔 我怎麼常常看到米國總統度假?
Ciel 說:
現在要跟天皇對比啦 不要亂扯
Tiat 說:
喔 好啊 那讓陳致中接任總統
Tiat 說:
也讓陳家世襲吧
Ciel 說:

Tiat 說:
這樣一來 阿扁一定會不斷克制自己,不要任意而為的
Tiat 說:
他還可以問旅館的內將 路上看到的植物是什麼
Ciel 說:
那是阿告才會問的吧
Tiat 說:
現在要跟天皇對比啦 不要亂扯
Ciel 說:
可是阿扁不會不認識高樑啦
Tiat 說:
不不不 這是為了展示阿扁作為一個世襲帝王深居簡出 連傳統農民作物都不認識的晉惠帝形象
遊日本/台灣總統過得爽 比日本天皇還像天皇
記者:記者陳志東/日本報導˙攝影

位高權重、更該體恤人民。這個道理,日本天皇很懂。一家曾經接待過25次日本皇族住宿的「城西館」飯店專務取締役藤本浩美說:「在接待日本天皇的過程中,我很訝異的發現,其實天皇對於行程的安排比所有人都更緊張,因為天皇知道只要他自己有什麼意見或動作,底下人就會忙翻天,所以他會不斷克制自己,不要任意而為。」

在台灣,我們甚至可以看到總統家人或姻親外出渡假,或者因為到法院出庭時,還要動用特權與保安、耗用政府人力與公帑。但在日本,天皇極少外出渡假,因為他知道他的一分一毫都來自人民,而且外出時一定會動用到保安人力,所以除非公務需要就儘可能不要外出,一但外出,也儘可能接受所有的安排,不要有額外要求。

在某一個層面來說,日本天皇其實過得相當辛苦,反倒是台灣總統與家人,只要覺得「我就是比較好運,不然你要怎樣」,那就可以過得比較像天皇。

關於城西館飯店

在日本,或在台灣旅行社的行程說明中,都會把「日本天皇住過的飯店」當成一件可以大肆誇炫的榮耀,不斷宣傳、藉此提高身價與攬客﹔事實上,天皇住過的飯店,並不一定都是最貴最好的飯店,而是經過公務考量後認為最適合的飯店。特別在這家城西館飯店眼中,「天皇住過」,其實背後包含了許多辛勤的準備與根本不敷成本的付出,那只是一種責任,而在多次接待皇族的過程中,城西館更發現,對於住飯店這件事,現任日本天皇真的比所有人更緊張,天皇住飯店,真的一點也不享受。

城西館飯店位於日本四國高知縣高知市,從1874年創業至今已有130多年歷史。對台灣人來說,城西館是一家知名度很低的飯店,但在日本皇族眼中,這卻是一家非常具有親和力、也是他們非常喜歡的飯店。130年來,城西館一共接待過25次日本皇族,其中包含1次日本昭和天皇、2次現任的明仁天皇,以及5次日本皇太子。

其中,現任飯店專務取締役藤本浩美本身就負責接待過2次日本天皇與4次日本皇太子,以及多次其他皇室成員合計達到19次。藤本浩美的職稱是專務取締役,實際上就是老闆娘,在飯店中也扮演著類似「女將」的角色,從昭和54年(西元1979年)開始就負責大部分的飯店管理工作。

藤本浩美表示,在她這麼多次接待皇室成員的經驗中,幾乎不曾碰過天皇是因為「渡假」而出門,天皇之所以出門,通常都是因為當地舉行頒獎儀式、或有任何需要皇室成員到場的活動,他們才會出門。

藤本浩美說,接待天皇住宿非常辛苦,大概從半年前就要開始與宮內廳不斷開會討論、演練所有的過程,而天皇真的住進飯店當天,整間飯店就要停止營業,只能負責接待天皇,而且還不是所有宮內廳與隨行者統統住進,而是整間飯店只住天皇與其親近家族成員不超過10人,其他隨行人員則統統住鄰近其他飯店,因此飯店營收一定會受到影響。

很多人會好奇天皇住宿的房間與天皇喜愛的料理,藤本浩美說,實際上,天皇對於自己的食物幾乎沒有選擇權,而是宮內廳會依照天皇的身體狀況列出菜色,而飯店就完全依照這些指示辦理。

藤本浩美眼中的天皇

許多日本人都很想親眼看看天皇,事實上,天皇也非常喜歡細細觀察人民。藤本浩美說,每回天皇前來高知公務,一接近高知市後,整個車隊速度就會放得非常慢,好讓民眾可以細看天皇。而通常天皇也會在此時搖下車窗,細細觀察每個人民的表情與動作。

藤本浩美說,接待現任明仁天皇的過程中,最困難的就是這位天皇非常喜歡發問,特別是針對當地的風土民情與農作物產,因此每回天皇來到之前,她都要花非常多時間熟記各項資料。其中最讓她印象深刻的經驗,就是有一回天皇來到高知,照例在接近市區後就放慢車速,這時天皇也將頭探出車外,仔細觀察每一位人民與當地植物。等到最後車進城西館後,天皇突然問她:「剛剛我在路上、有個煙囪的那塊農地旁、有一種長得很像玉米、但又不是玉米的那種植物,那是什麼?」

藤本浩美說,天皇以前問過她許多問題,她幾乎沒有答不出來過,但這個問題卻讓她當場傻眼,因為根本不知天皇看到的到底是什麼東西,所以她只好請天皇稍等,讓她去查查。之後她就立即與縣政府聯繫,問清天皇來時的路線,然後派人沿著同樣路徑走一圈,看看到底哪裡有煙囪、哪個煙囪旁有農地,同一時間也開始比對高知市內這個季節會有的植物,經過一番折騰,才確認天皇看到的就是「高粱」。

天皇一個簡單、隨口問的問題,對所有官員、縣政府與飯店來講都是很大的壓力,而為了這樣一個隨口問的問題,就可能要耗用數十人數小時的積極努力才能找到答案,位高權重者,一言一行都會對於他人產生極大的影響。藤本浩美說,現任天皇最讓她欣賞的地方,就是她非常清楚自己會對人造成的影響有多大,因此非常謹言慎行,不會亂要求、不會隨便移動,免得造成他人困擾,藤本浩美說:「他不是一位任性的天皇。」

↓圖:城西館飯店內的天皇蒞臨住宿照片。

而或許是因為接待過太多次的皇室成員,因此城西館上從老闆下到服務生,大家都對皇族住宿一事習以為常,所以接待過程態度都非常從容。藤本浩美表示,最讓她感動的是,有一回天皇親口告訴她:「你們飯店是最能讓我放鬆住宿的飯店」。

城西館住宿資訊藤本浩美說,她從20多年前開始協助夫婿經營城西館飯店,當時祖母曾經告訴她:「經營飯店,接待的是每一位從遠地而來的客人,這是一緣分,所以飯店經營者要珍惜這種緣分,誠心的善待每一位客人,用心的與他們交流。」藤本浩美說,這些話她一直記在心裡。

城西館位於高知市區內,距離高知城大約只要15分鐘步行距離,鄰近100公尺處就是高知民族英雄坂本龍馬的出生地,地點很好。飯店各項設備頗佳,雖然沒有溫泉,但也如同溫泉飯店般設計了一大區的湯屋,不同只在水質並非溫泉。飯店內的餐飲品質不錯,常有客人特地前來用餐,其中記者試吃過他們的抹茶冰淇淋湯圓,非常美味,美味到讓人吃了感覺像天皇。

↓圖:超美味抹茶冰淇淋湯圓。

另外城西館最有趣的地方,就是獲得高知縣政府同意,可以從飯店打探照燈直射高知城,而控制器就在飯店頂樓,每個遊客都可以去玩玩。在夜晚用探照燈打城堡,感覺真的很有趣。

↓圖:探照燈直打高知城,非常有趣。

台灣人前往高知縣旅遊的人口較少,事實上,因為這裡是全日本日照天數最多的城市之一,氣候也較暖,因此成為許多日本職棒的冬季或春季訓練地首選,縣內的麵包超人美術館與坂本龍馬紀念館等等,也都是很不錯的旅遊景點。

城西館網址:www.jyoseikan.co.jp﹔相關日本高知縣旅遊資訊,可逕洽高知縣觀光振興課官方網站:www.pref.kochi.jp/~kankou﹔日本觀光協會旅遊諮詢專線:02-2506-4229﹔網址:www.visit-japan.jp

2007年11月7日 星期三

他,馬的滿腦專制獨裁思維

馬英九存在的價值是什麼?除了跑步露奶滿足某些怪叔叔怪阿姨以外,就是不斷的製造笑料緩和緊張的選情。除此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價值,就是提醒台灣人民,不久以前還統治台灣的獨裁政權之可怕、可惡。我曾經寫過「2008不該考慮馬英九」、「2008選總統真的不用考慮馬英九啦」分別提到馬英九的上述"價值",而今天寫這篇文章的源由,在我看來是比前兩篇更加經典的——愚蠢加分、搞笑加分、專制加分、獨裁加分。
這是今天中央通訊社的新聞,引述馬阿告接受電台專訪的內容:槓上正名運動 馬英九:郵票須用中華民國(中央通訊社 2007/11/08)
馬英九今早接受飛碟電台專訪時表示,1973年台灣也遇到能源危機,當時油價漲幅達百分之三百三十三,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約百分之五十,當時政府對物價採取一次漲足,並提高人民所得,平均薪資上漲百分之三十六。現在這波油價上升百分之五十四,物價只漲一點四,但薪資只成長百分之一點八,民眾當然恐慌。
什麼叫做「對物價採取一次漲足」?白話的意思就是:物價上漲失控。因為試圖控制物價使之不漲失敗,物價遂如脫韁野馬,一衝不可收拾。如果否認是控制物價上漲失敗,那麼可不可以告訴我,物價漲到多少才是「足夠」了呢?當時阿告說很會管物價的行政院長蔣經國,一定要事先預知石油危機造成價格高漲的國際原油未來漲幅,才能決定受影響的國內物價漲到多少才算是「一次漲足」。蔣經國真的知道國際原油會漲到多少的價格嗎?如果蔣經國這麼神準,國際期貨交易還玩個屁,蔣經國一手就可以控制全世界經濟了,何必困守在一個島上老死?

而一次漲足背後所代表的,就是國家制訂物價。你能想像台灣成為一個國家可以制訂物價的國家嗎?這是一個極端的獨裁專制國家才可能出現的情況,而阿告竟然引以為傲?當年以蔣經國、國民黨的專制獨裁試圖去控制物價都未可得,馬阿告竟認為他選上總統就可以搞獨裁,並且搞的成功嗎?

阿告還說當年物價上漲50%、薪資上漲36%,嗯,薪資成長不及物價成長,這是什麼意思?這不就是說蔣經國主政時代「什麼都漲,就是薪水不漲」嗎?阿告又說:「現在這波油價上升百分之五十四,物價只漲一點四,但薪資只成長百分之一點八,民眾當然恐慌」是的,薪資成長超越物價上漲,雖然不很多,但畢竟還是超過的,這代表生活水準獲得提升;在這種情況下,民眾如果還需要恐慌,那當年蔣經國時代就是民不聊生、生靈塗炭了吧!阿告,你在挖苦你們家蔣經國嗎?
在能源議題上,馬英九認為應先讓核四完工,讓國家能有穩定能源供應,即可視狀況讓核一、核二、核三提前除役,未來也應搭配節能政策,例如訂出每日人均用水上限二百五十公升等,節省資源後,像美濃水庫等爭議工程就可不必做
要不要更乾脆一點,規定每人每日大小便次數跟排放量,減少環境污染負擔,畢竟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啊啊啊啊~~

很顯然的,馬阿告根本沒有能力對美濃水庫的爭議提出各方接受的方案,甚至沒有能力理解美濃水庫的爭議所在,所以乾脆採取管制人民用水的方式,試圖解決美濃水庫的難題。這個作法叫做「削足適履」,也就是蠢蛋才想得到的笨方法;同時這也是極為專制獨裁的思考邏輯。按照這樣的邏輯,政府為了解決政治上的不同意見,就可以乾脆把反對意見者通通抓起來;政府為了解決公共建設道路徵收問題,就可以乾脆強迫居民搬遷。對,就是國民黨以前的作法、就是中國現在的情況!

馬阿告還沒當選,就在做專制獨裁的美夢了嗎?
馬英九說,未來若執政,會看民意反應與需求慎重處理,但有些正名的措施一定要改回,例如郵票一定必須是中華民國郵票,因為這是萬國郵盟的規定,其他事項則看民意以及更改過程的程序是否有瑕疵,再做決定。
鬼話,現在郵票上面寫著「台灣」而沒有「中華民國郵票」,信寄不出去了嗎?懶得寫,我以前就寫過了:「中華郵政工會鬼話連篇,恐怖喔~~

如此看來,無怪乎吳育昇說馬阿告選的是「台灣領導人」,因為這種領導思維完全就是服膺中國共產黨的統治方式,在這種情況下讓馬阿告2008輸到脫褲子,誰曰不宜?他,馬的,好蠢的專制獨裁之子啊!

2007年11月6日 星期二

視民如傷——立委惡搞

年底快到了,為了選票考量,喔不,視民如傷考量,幾位執政黨立委對行政院下了最後通牒,「要求政院一個月內穩定物價,否則張揆、經濟部長陳瑞隆、法務部長施茂林應下台負責」。(民進黨團最後通牒:月內未穩物價 張揆下台 2007/11/06 中時 )

我先說結論,有這種執政黨立委,台灣人民真的很傷。
當然,查察囤積居奇的廠商、居中哄抬的菜蟲等措施,都是應所當為的施政,而且是平常就應該要做的,就這點來說,立委們的呼籲並沒有錯。但是,「一個大有為的政府」是什麼東西?我以為一個以民主、自由為核心價值的政府,應該是有所為有所不為,而不是什麼大有為,怎麼好像「民主進步」黨的立委不這麼以為?大有為要有為到什麼程度才算?政府要大有為,相對的也會對人民產生大限制,這是政治學ABC,「民主進步」黨的立委們不知道嗎?當年罵國民黨大有為,現在要民進黨大有為,不會錯亂嗎?

要說大有為,馬阿告強力推銷的蔣經國,夠大有為吧?一碰到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導致的國內物價變動,蔣經國是怎樣大有為的?蔣經國當年也想控制物價,結果爆掉使得物價一飛沖天,這幾位民進黨立委很希望回到那個蔣經國時代嗎?

這幾個執政黨立委要求政府提出穩定物價的措施,之後一個月內達到使物價在合理範圍內,否則「表示能力不夠!」「行政院長要負責,下台!」好像真的很視民如傷,可是仔細去看,根本就是口惠不實。什麼叫做合理範圍?依照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自2000年阿扁上台以來,國內物價指數波動程度不高,只有今年十月份達到十三年來的新高,而原因是連續颱風及國外進口原物料價格走高,所以合理範圍是什麼?我大略猜想,民進黨這幾位立委所謂的能力足夠,意思大概是:行政院應該要下令蔬菜每天可以長大幾吋,如此就可以完全供應市場、完美平抑菜價。或者行政院可以下令蔬菜當天種可以當天採收,更是可以完全避免颱風影響,不會有強風豪雨泡爛蔬菜的情況。甚至於行政院應該乾脆出兵攻佔某產油大國,將其油料完全供應本國,這樣也就可以完全降低國內油價,以避免油價產生的物價上漲。

否則,一個月內物價要在什麼樣的合理範圍?要不要乾脆規定物價算了?行政院可以大有為一點,直接規定物價,不管國際原油價格如何飆漲,我們就絕對不能漲;不管國際進口原物料如何大漲,我們也絕對不能漲,如此禁止任何物價波動影響選情,這樣一來民進黨立委就可以高枕無憂躺著選了,多好。好蠢。既然台灣不是實行國家計畫經濟的社會主義國家,而是在自由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國家,再加上台灣許多原物料仰賴國際進口,那我倒是很好奇,這幾個民進黨立委有什麼絕招,可以在一個月內使物價達到他們所謂的合理範圍(如果真有這種範圍)?

影響物價的因素當然很多,氣候自然因素、國際物價漲跌、預期心理、有心人士哄抬等,這裡面有可以人為控制,也有無法人為控制;有政府可以恣意掌控,也有政府不該任意介入,那麼政府應該大有為還是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民進黨立委身為執政黨立委,不思以正確的價值態度跟思維邏輯去幫助政府宣導政策、說服人民,反而用錯誤的思考行為企圖影響政府錯誤施政、引導錯誤觀念,有這樣的執政黨立委,台灣人民真的很傷。

相關新聞:
‧中央社——進口原物料大漲 市場經濟政策工具有限
‧法新社——全球能源供應吃緊 國際油價再創新高
‧中廣——物價創新高 每百元購買力下降5.1元
‧央廣——物價漲恐影響台灣經濟? 學者:需提防心理因素

延伸閱讀:
‧大腸的人生——因為漲價所以該死?
‧夢裡不知身是客——走了一個柯羅莎之後
‧慕容理深——馬英九的物價神話
‧酥餅的BLOG——馬說蔣經國很會管物價是天大的謊言
‧曾韋禎的部落格——馬英九才是正港晉惠帝

視民如傷——真的很傷

最近最熱門的話題就是物價上漲,由於物價漲跌這種事影響民生甚鉅,為了培養「視民如傷」的崇高情懷,我也就多看了一些報導。看了這麼多報導,結果當然是讓我對社會現狀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讓我多了一點「視民如傷」的基礎。

舉個例子吧。
又驚人語 "別去市場到賣場"(2007/11/04)
物價飆漲,公平會兵分三路,在北、中、南同步進行查價。查察的結果大賣場裡的米、麵粉跟雞蛋,價格通通沒問題,而人在中部查價的副主委余朝權還建議民眾,不要到傳統市場買東西,這些話聽在市場攤販耳裡,很不是滋味。公平會要幫小老百姓出口氣,帶著媒體浩浩蕩蕩,突擊北中南賣場,來個大查價,可是很奇怪,北部跟中部查得賣場,長得很像,搞了半天,兵分三路,查得都是同一家,結果當然也一樣。官員說價格平穩,沒問題,可是記者實際走一趟傳統市場,到處都看得到攤販貼出公告要漲價。奇怪大家都說漲價,怎麼公平會說沒漲價呢?聽完公平會的良心建議,小市民還真是無言以對。
有人說,公平會內行人做外行事,應該去查傳統市場通路才對。誠然,但我注意的不是公平會,是媒體。公平會的行動顯示出,的確有比較低廉的物價——米、麵粉跟雞蛋,那麼這有沒有問題呢?沒有吧,大賣場是一般人進不去的嗎?買米、麵粉、雞蛋只能去傳統市場嗎?當然不是,於是問題來了,既然有地方可以買到比較便宜的商品,為什麼不去那裡買?不去也就算了,還能夠硬說商品貴買不下手嗎?

這是很簡單的推理,幾乎可以說是反射動作,不需要用到思考:你家左鄰的滷肉飯比右舍的滷肉飯貴十塊,那要便宜滷肉飯要吃哪一家?這麼簡單的道理,對媒體記者來說,好像很難。於是民視的記者浩浩蕩蕩跑到了傳統市場,結果果然比較貴!然後就大聲嚷嚷說物價明明有漲,公平會怎麼說沒漲價呢?這句話當然又是通稿例句——XXXXX民眾都知道,只有政府官員不知道——但重點是,為什麼傳統市場的物價漲是漲,大賣場的物價不漲卻不可以是不漲?

媒體這樣的操作行為其實跟上次蘇嘉全的「五元蔬菜」是一模一樣的。如果大賣場真的有一把五元的蔬菜(不管是促銷或是有議價能力),那麼這有什麼錯的?幾次都是同樣的操作手法,一定要拿傳統市場的價格來跟大賣場比較,然後說官員對大賣場的描述是錯的,這到底是誰蠢?蘇嘉全、公平會、邱義仁提出大賣場或代替品物價沒有上漲,請民眾可以去採購這樣的商品,如果這樣也算晉惠帝,那這個意思就是說政府採取平抑物價的動作,例如米價高時釋出存米,這樣的標準措施也等於是晉惠帝的行為。更不要說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之所以可笑,在於百姓根本吃不到肉糜;而如今,有誰進不了大賣場?自己放棄自由市場的選擇權力,卻去指責政府提供你選擇,到底是誰比較蠢?

有這種媒體報導來製造預期心理,然後造成物價不正常上漲,台灣人民真的很傷。

2007年11月3日 星期六

【公告】明天用拉哩歐來聽我(補錄音檔)

明天早上,我又將與綠色和平電台的節目主持人——俊達兄在空中聊天。

這是第二次接受俊達兄的call out,不過這一次的時間比起上一次來的長,約有45分鐘,等於整段節目都會聽到我靠邀。靠邀內容是近期以來我曾經發表在這個部落格裡,對國內各種政治時事的觀察心得,大概可以說是「Tiat的生活寫‧照」的空中濃縮版(XD)。這裡也感謝俊達兄的call out,讓我可以在空中與聽眾朋友分享我的心得。

有興趣聽我靠邀的朋友,請明天收聽FM97.3綠色和平電台早上八點由李俊達先生主持的「政治最前線」。無法經由廣播收聽的朋友,也可以經由網路收聽,點下圖前往即可。



另外,如果沒有辦法準時收聽,也可從這裡Taiwan Radio收集的側錄檔下載收聽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