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9日 星期三

管你馬英九,我照扁(0907補圖)

上一篇「皇帝酸終痛」老實說是本篇貼圖的引文...XD
我說阿扁在社子老友家跟街坊鄰居哈拉的時候,沒有記者到場,我為什麼知道?因為我在場。當時只看到一台DV、三台相機(只計單眼,手機相機不算))在記錄這場「總統與民間友人」的老友聚會(可惜他們家是賣瓦斯的,不能吃);DV是阿扁老友家人自拍紀念,三台相機一台是阿扁的攝影官用、一台是阿扁老友家人自拍紀念,剩下一台就是聽說阿扁要來,從隔壁跑過來照相的我用的...XD~

左邊那位特勤長官罵屬下的時候蠻兇的,但對我們倒是很親切。他看我手拿相機,問了我的身份後,要我跟著攝影官拍。(每次時間大概夠我按三張......)
特勤前置作業

下車先跟主人握手,表現一下禮貌。阿扁到達之前,右邊台北市議員陳正德跟我們哈拉一陣,問他阿扁來找我們堂哥打屁的因緣,他也不知道.....
阿扁到了

這位大哥為了拿茶給後方的人員,擋到了我的鏡頭......「ㄟ,我只有三十秒時間ㄝ,大哥...」
開始打屁

跟老友全家合影留念
阿扁讚啦

阿扁在小美眉的眼中 顯然一點吸引力也沒有~XD
不給面子啦

越演越烈...XD
越演越烈

這張阿扁的臉色果然比前兩張自然輕鬆多了...XD
阿扁的笑容都一個樣

ㄟㄟ,這位太太,你也勾的太緊了吧......不過回國省親的時候倒是可以炫耀一下~XD
現任總統被我勾住

準備離開了,原本走向座車,臨時又彎過來抱小孩。
嗯,剛好夠拿相機砸過去的距離

這種笑臉看起來很像......OGS的傻笑~XD
OGS傻笑

沒有閃燈加上應變不夠,所以阿扁臉黑了~XD
黑面扁

經過這次的拍攝,我獲得了一些心得,譬如說:我需要一台電子相機或者DSLR、我需要一支長鏡頭、我需要一支閃燈等。原本我只打算站在遠遠的地方拍個兩張就算,但沒想到特勤長官叫我跟著攝影官拍,而且每到三十秒就被他拉走,所以我就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多拍了半卷底片,然後知不足。看來得多拜拜HCB才行......

2007/09/07 補圖:
昨天拿底片去洗,結果發現竟然還有三張阿扁哈拉的照片,現在就補上來吧。XD
阿扁話家常

這一段是在講為什麼不開放中國學歷

本文同步發表於:台灣放送台

皇帝酸終痛

之前寫「未來總統曾住我家隔壁?貪污嫌犯曾住我家隔壁!」的發想,在於馬英九及其團隊完全不在乎與民間的距離,還引以為優勢;馬英九團隊久浸中國傳統文化醬缸,可能念太多以中國帝王史為主的中國歷史,久之自以為是皇帝,可以把中國古代的帝王術在現代的民主社會直接套用。
其實領導統御的技術或哲學當然可以在許多情況下引用、應用,可是馬英九其人似乎忘了,所謂的民主,就是人民才是主子。「是以人君自任而躬事,則臣不事事,是君臣易位也,謂之倒逆,倒逆則亂矣。」(慎子‧民雜)馬英九在民主時代自認為君,意圖以古代君王之術御現代自主之民,這就變成了倒逆,這種狀況從馬英九市長任期的八年來看就可以一目了然:因為馬英九的不事事(無能做事),造成了納莉風災、SARS風暴、到處淹水、邱小妹妹人球案、老市場毀滅、古蹟消失、懶貓、小巨蛋等,這......亂的夠徹底吧?慎到地下有知他兩千多年前的思考竟可以在現代的台灣社會精準實踐,大概也是啞然失笑吧。

馬英九是一個典型,阿扁則是另一個極端:許多情況下,阿扁常常操之過急、過度。但至少在與民間交往上,阿扁沒有如馬英九一般,把選民當子民甚至賤民,這是民主時代民選總統的心態跟封建時代威權帝王的心態之別。這種心態之別看起來不重要,但是如上段所述「政績」,當馬英九用帝王心態擔任民主時代的官時,災難就會發生了;僅僅當一市之長就可以如此使民生凋敝,要是馬英九真的選上了總統,還不使民不聊生、水深火熱嗎?這是我對於所謂「未來總統曾住我家隔壁」背後隱含的傲慢、封建心態極度不以為然的原因。

八月五日,阿扁趁著出席台北海洋技術學院正名改制典禮的機會,到社子拜訪老友,在老友家裡與街坊哈拉開講的時候,一家媒體也沒有到場。當天的媒體對這些"民間友人"的稱呼是:地方人士。從蔣經國的媒體簇擁到阿扁的媒體忽略;從蔣經國的「民間友人」到阿扁的「地方人士」,台灣社會對元首的看法有了極大的轉變,這是勢不可擋的民主潮流,而馬英九能螳臂擋車?更不要說台灣總統的威望低落(或者說與庶民平等),泛藍也幫上不少忙,這種社會觀念一開,馬英九何德何能可以逆流而行?難道他是空一格蔣公小時候看到那些魚?

馬英九既不是魚,也不是馬(是不是人我不知道),但就是蠢。一個蠢蛋連市長都當不好了,酸終痛是會亡國的。

本文同步發表於:台灣放送台

2007年8月23日 星期四

自我實現

看到巴菲銀藏的回應文提到我半年前的文章,我才想起來那幾篇文裡面有一段文字所講的,剛好跟前幾日朋友傳給我看的一篇暴走文可以對照著看......XD
2007/03/29 面對自己,真難!
五、自我指涉

該作者本次文中說:「任何人都不可能全知全能,但人千萬不要不長進,謬論或許可以唬爛到一些跟隨者,進而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以暗示我在部落格中用謬論唬爛到一些跟隨者,但是我的部落格至今並無任何留言限制,任何白丁鴻儒皆可自由出入,認同我者有之,鄙夷我者亦有之;相較於該作者經營的討論區,需註冊才能發言,又有各級網管審查言論,究竟那邊方便招來跟隨者?誰更能滿足個人的虛榮心?或者有人贊同我的言論,就被歸為跟隨者了?要知道,自稱「總協調」的可不是我啊!我在上一篇即說過:「在一個論述中失去關注人的自主能動性,是其他人的思維模式像國民黨,還是該作者的思維模式像國民黨?」
搭配該作者前幾天說的話服用,保證娛樂效果十足~XDDD

好怕喔

不會回應

巴菲銀藏以一篇「反駁Tiat〔看待媒體的邏輯〕一文自欺的荒謬」回應我前一篇「看待媒體的邏輯」。以下是我簡單的回應。
基本上,Tiat的文章我是不看的,主要是Tiat的文章向來就有邏輯錯亂的問題,像之前Tiat與路犁辯駁「228紀念中樞」一事,就非常明顯的可以看出Tiat邏輯錯亂,老是把自己的定義當成是自己邏輯推論的結論,再不然就是邏輯不通的自言自語,像狗咬自己的尾巴一樣,看了讓人直搖頭。
嗯,不看我的文章我是無所謂啦,不過也不要表現的好像我的文章粉司......既然不看的話,怎麼會知道我的文章向來就有什麼問題呢?我實在很好奇。

又,不看我的文章,怎麼連半年前的文章都記憶的一清二楚呢?我也實在很好奇。

莫非,這就是所謂的隔空閱讀超能力???果然好邏輯~~XDDD
這次他自己到我那裡去留言,留下他的「看待媒體的邏輯」一文的網址
ㄝ......這個鯨魚網部落格的主事者該打屁股,竟然讓很有邏輯的巴菲銀藏搞不清楚:那是系統發出的引用通知,而不是我去回應留言啊~~XDDD~

鯨魚網部落格的主事者害巴菲銀藏很辛苦的用工人智慧跑來我家留言通知我說他寫了一篇文來回應我,搞得巴菲銀藏連部落格最大特色之一的引用功能都不知道,喔不,讓人家看了之後笑巴菲銀藏不知道。其實只要使用人工智慧—程式設定的引用功能,系統就會通知我巴菲銀藏寫文回應我了啊,鯨魚網部落格的主事者真的該打屁股。XDDD~
真不知道鯨魚網站為何會墮落到老是張貼他邏輯錯亂的文章,真是不可思議。
......
這種腦筋不清楚的文章,一看就知道是錯的,鯨魚網站居然還張貼該文,鯨魚網站的水準真是越來越糟糕。
鯨魚網真的很糟糕,真的該打屁股。我邏輯不通的文章被選用超過三十篇,卻只選了邏輯很好的巴菲銀藏七篇文章,也難怪巴菲銀藏不可思議了~~

鯨魚網,你們連續犯了兩個錯誤,還不認錯嗎?

以上。剩下的我看不懂,我就不回應了。

P.S.巴菲銀藏,我還是引用喔,不要再認錯是我跑去留言通知你被我批了喔,除非你要衝留言量,那我看有沒時間過去幫忙灌水。另外,樂多系統跟鯨魚網不一樣,下面有引用URL(TRACK URL),那個就是給你引用的URL(URL=網址),你複製過去,後台應該有引用欄位,貼上去就好了,下次不用這麼辛苦跑來工人智慧了喔。

睡一覺醒來補充:鯨魚網的水準真是越來越糟糕、越來越墮落了,竟然連本篇都張貼,實在太丟人了。

2007年8月20日 星期一

看待媒體的邏輯

前情提要:
漢堡寫過一篇「竟然說「憲法一中是對台海現狀最好描述」!!謝長廷你給我切手指賠罪!!」透過比對兩篇報導,以揶揄的方式稍稍說明了他對媒體以及「憲法一中」的看法。接著第二天,非常反對謝長廷「憲法一中」說的巴菲銀藏立刻寫了篇「回應網友並駁漢堡自欺的謬論」的文章駁斥。緊接著,超級反對謝長廷「憲法一中」說的吳龍在第三天又立刻引用了巴菲銀藏這篇文章當作自己說詞的論據,去嘲笑大腸在「有實力才敢大聲」一文中對「憲法一中」的看法。
前情提要中所顯示的,就是巴菲銀藏跟吳龍兩個人拿著對方的文章當論據,不斷的繞著「憲法一中」話題鬼打牆,但是本文並不打算在「憲法一中」這個議題上面繼續遇到兵;本文的重點,是要來看看巴菲銀藏在文中對謝長廷接受新加坡「聯合早報」專訪一事的看法,究竟有多少.....嗯.....價值。

先來看看巴菲銀藏怎麼說的:
我們以新加坡聯合早報專訪刊出的原文來討論,謝長廷說:「首先,它對內部而言,我強調過,憲法一中是對現狀最好的描述,對憲法一中的一中將如何定義,不同的人都會有不同的解釋。比如所謂未來的中,特殊的一中,還有人說這個一中,其實就是兩國嘛。」

請注意這段話的一開頭是指「對內部而言」,我們都知道新加坡是親中親共的國家,新加坡政府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這個錯誤觀點,新加坡政府辦的聯合早報也是同樣的立場,因此所謂的「內部」對新加坡而言,自然是台灣和中國為一整體的「內部」,而非台灣本身的「內部」。

謝長廷是個打滾多年的政治人物,不會不知道新加坡和聯合早報的立場,謝長廷對一個主張台灣為中國一部份的立場的報紙講「內部」,而不說「台灣內部」,任何人都必然當成是台海之間的情形,中央社不過客觀描述,何來錯誤呢?

而後,謝長廷或謝陣營也未公開反駁中央社的報導,足見「謝長廷:憲法一中是對台海現狀最好描述」是當時謝長廷的主張。
誠如漢堡所說這是一篇歡樂文,這裡面有兩個笑點,而且這兩個笑點本身互斥。我先來說個小故事。想當年我也曾經在媒體圈廝混過一段時間,奉命寫過些行銷採訪稿;其中有一次採訪了台北市某家新開幕的店家,結果那篇採訪稿竟然吸引了其中一位讀者前往該店家求職,原因是他看了那篇行銷稿之後,對店家的經營理念深表認同及欽佩而不可自己......。

按照巴菲銀藏的意見,那位讀者應該要來我家給我做牛做馬,或至少得來我任職的媒體宵旰勤勞,怎麼可以竟到了那店家謀職工作呢?這簡直就是完全把媒體採訪者的角色棄之如敝屣,整個的本末倒置啊!巴菲銀藏這樣說:
......我們都知道......新加坡政府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這個錯誤觀點,新加坡政府辦的聯合早報也是同樣的立場,因此所謂的「內部」對新加坡而言,自然是台灣和中國為一整體的「內部」,而非台灣本身的「內部」。......謝長廷對一個主張台灣為中國一部份的立場的報紙講「內部」,而不說「台灣內部」,任何人都必然當成是台海之間的情形
不過顯然那位讀者跟一般正常人一樣,理所當然的認為媒體所採訪而報導的,應該是受訪者的想法意見,而不是媒體的立場。事實上,「媒體報導應忠實呈現受訪者的意見,而不是在報導中強加自身的立場」這個觀念,應該可以說是所謂的普世價值,而不需要多加釐清;於是我就感到非常離奇,為什麼自稱「台灣民主的守門員」、平時也對媒體受黨國控制感到不滿的巴菲銀藏,會有這種應該臣服於媒體惡行的想法?不管記者來自何地、採取什麼立場、問了什麼問題,謝長廷對記者提問的回答,當然不必去考慮記者與所屬媒體的立場,而是以自己的立場為立論的出發點,以受訪者自己為回答問題的主體。否則記者何必去採訪謝長廷?記者只要坐在辦公室裡面,吹著冷氣,靠自我設想就可以寫出一篇篇的報導,記者何必去採訪受訪者?採訪的目的,是要去瞭解當事人的想法,並且以報導呈現給閱聽者;既然是要採集當事人的想法,那媒體的立場就是絕對不可以附加在上面的,否則這還能叫做「當事人想法」嗎?曾經報導廣島原子彈爆炸後情形的已故記者、獲獎小說家約翰·赫西(John Hersey)說:「新聞職業有一條神聖的規則,即作者決不能創造。新聞執照的銘文應該是:這裏沒有一點編造。」當為箴言。

或許巴菲銀藏跟他認為一針見血的吳龍等人並不認同上面的說法,也或者他們不知道媒體應該怎麼做,那我倒是可以辛苦點,幫忙找一些資料來說明一下媒體應該要怎麼做,而現實上(至少是規範)人家又是怎麼做的:
《公廣集團新聞專業倫理規範》
一、專業精神
1. 新聞首重查證,避免捕風捉影、道聽塗說,也絕不容許刻意曲解事實。若有錯誤,應立即更正。
......
5. 應公平報導社會各種意見,不可預設立場,亦不得強化黨派、省籍、統獨立場、族群之對立偏見。
台灣記協【新聞倫理公約】
1.新聞工作者應抗拒來自採訪對象和媒體內部扭曲新聞的各種壓力 和檢查。
......
3.新聞工作者不應利用新聞處理技巧,扭曲或掩蓋新聞事實,也不 得以片斷取材、煽情、誇大、討好等失衡手段,呈現新聞資訊或 進行評論。
中華民國報業道德規範
壹、通則
......
四、新聞採訪應謹守公正立場,不介入新聞事件。新聞報導應力求確實、客觀與平衡。
......
六、報紙刊登內容如有錯誤,應主動更正,並做明確之說明。

參、新聞報導
一、 新聞報導應守莊重原則。不得誇大渲染、輕浮刻薄、歪曲或隱藏重要事實,或加入個人意見。在明瞭真相前,不做臆測。
......
八、 標題含義需與內容相符,不得誇大聳動或歪曲失真

伍、新聞評論
一、新聞評論應予新聞報導嚴格劃分,以免意見與事實混淆。
國內的不夠,還可以看國外的:
ASNE (美國報紙編輯人協會)
Statement of Principles

......
ARTICLE IV - Truth and Accuracy. Good faith with the reader is the foundation of good journalism. Every effort must be made to assure that the news content is accurate, free from bias and in context, and that all sides are presented fairly. Editorials, analytical articles and commentary should be held to the same standards of accuracy with respect to facts as news reports. Significant errors of fact, as well as errors of omission, should be corrected promptly and prominently.
四、真實與準確(Truth and Accuracy):公眾的信任是優質新聞的基石。我們必須致力於新聞的準確性、沒有偏見,並且讓不同的意見方獲得公平的呈現。社論、分析文章或評論也應該如同新聞報導一樣符合真實性。錯誤的報導必須即時更正

ARTICLE V - Impartiality. To be impartial does not require the press to be unquestioning or to refrain from editorial expression. Sound practice, however, demands a clear distinction for the reader between news reports and opinion. Articles that contain opinion or personal interpretation should be clearly identified.
五、公正無私(Impartiality):公正不代表要求媒體不能以社論或質問等形式來發表看法。而是必須在新聞報導及媒體意見之間畫出清楚的界限。包含個人觀點或意見的文章應被清楚標示
我們甚至可以找到最沒有新聞自由的國家——中國的規範:
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
......
四、維護新聞的真實性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新聞工作者要堅持發揚實事求是的作風,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加強調查研究,報實情、講真話,不得弄虛作假,不得為在追求轟動效應而捏造、歪曲事實

力求全面地看問題,防止主觀性、片面性,努力做到從總體上、本質上把握事物的真實性。

採寫和發表新聞要客觀公正。不得從個人或小團體利益出發,利用自己掌握的輿論工具發泄私憤,或作不公正的報道。

工作要認真負責,避免報道失實。如有失實,應主動承擔責任,及時更正
如果真要單單以新加坡做例子,我們可以看行政院新聞局在姚文智局長任內編印的「各國傳播媒體自律規範」:
第一章第二節之十
新加坡媒體或組織制訂之自律規範
一、基本頻道節目準則
新聞時事及紀錄片節目應該要以公平、客觀、正確及平衡方式呈現

澄清錯誤或不實報導
以上舉了這麼多例子,就是在說明,現實世界中媒體的操作,有一個普世公認的價值,那就是在採訪、報導上應該秉持公正、客觀的態度,不能任意添加不合實情的媒體立場。就算我們都認知到,這種規範背後的理想與現實有多大的落差,但也絕對不是如巴菲銀藏所認知的,媒體以立場扭曲報導、採訪而可以被接受,甚至被當作理應如此。不然的話,呂秀蓮何必告新新聞?阿扁何必告中時?游錫堃怎麼可以拒絕中時採訪?

這是巴菲銀藏文中的第一個笑點。

而如果巴菲銀藏的第一個笑點可以成立,那麼就剛好與第二個笑點互斥;這樣的話,到底哪個笑點成立?還是兩個都不成立?我們再來看一下就明白了,巴菲銀藏這麼說道:
......中央社以「謝長廷:憲法一中是對台海現狀最好描述」標題來報導此新聞後,由7月15日至今8月7日,謝長廷或謝陣營都沒有要求更正,公開反駁,尤其大家已經議論紛紛以久,還是一樣的默認態度,足見此報導無誤......而後,謝長廷或謝陣營也未公開反駁中央社的報導,足見「謝長廷:憲法一中是對台海現狀最好描述」是當時謝長廷的主張。
在這兩段中(即第二個笑點),巴菲銀藏的觀點剛好又跟普世價值顛倒。從上面各國的自律、他律規範中,我們可以看到,對錯誤報導所需負起的更正責任,是在媒體身上,而不是在受訪者身上,偏偏巴菲銀藏還是選擇跟整個世界走相反的路。這道理很簡單,如果採訪是要呈現受訪者的意見想法,那麼報導結果卻與之相左,那是誰的問題?當然是媒體的問題,媒體在「再現」事實的過程中及結果出了錯,怎麼會是事實要去更正呢?如果是事實要努力去澄清自身為事實,那事實存在的根基有多薄弱?事實還可以成立為事實嗎?所以我們可以說謝長廷或其陣營沒有公開反駁中央社的(錯誤)報導,就代表中央社報導為真嗎?這樣想當然是笑話。

至於我說這第二個笑點與第一個笑點互斥,又是怎麼回事?這也很簡單。如果第一個笑點,也就是說採訪稿以媒體立場為主體立場,而非受訪者,那麼「聯合早報」或「中央社」的報導就絕對為真,在這種情況下,謝長廷可以、可能公開駁斥嗎?當然不可能!因為一旦「聯合早報」或「中央社」的報導因其媒體立場而為真,那謝長廷的意見就是假的,既然是假的,根本沒有駁斥的立場與正當性,駁斥個屁?

而如果是第二個笑點成立,也就是說謝長廷必須公開駁斥「中央社」的報導,並且可以因此而更正,那也就是說,謝長廷的意見才為真,「中央社」或「聯合早報」的報導儘管有其媒體立場,那還是假的。那......第一個笑點是幹嘛?講心酸的嗎?

從任何的媒體自律規範、原則、事實、現實來分析,當然巴菲銀藏的兩個笑點都不成立。(不過當然啦,他們還是有可能找出更離奇的論點來駁斥、嘲笑我的分析的。)

從巴菲銀藏的兩個笑點看起來,我們可以很簡單的說,這是因為巴菲銀藏的邏輯觀念貧弱可笑,但事實上我們可以更深一層的試探,台灣媒體為什麼可以長年來肆無忌憚的一再捏造事實、錯誤報導。這無疑是一種類似「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效應造成的。

以現在民智大開的台灣來說,大部分的人或多或少都可以感覺到媒體的惡質化,這個惡質化至少表現在媒體以其立場扭曲報導、介入新聞,但既然大多數閱聽者都有這個體認,而媒體怎麼可能仍然長期如此操作?從巴菲銀藏的例子可以窺見,事實上就是因為有許多如巴菲銀藏這樣的閱聽者,在各種可能的時候為了合理化自己的說詞,而拋棄了正常世界的原則、合理狀態的理智,去迎合媒體的惡質行為,就只是因為媒體的惡質行為某些時候可以作為他不合理說詞的論據。於是在這種狀態下,當他利用媒體錯誤的行為時,也同時合理化了媒體的錯誤行為,並且賦予了惡質媒體存在的正當性。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巴菲銀藏的論點站不住腳,但他為了辯護自己的論點,拉了錯誤的媒體來當證據,或許巴菲銀藏只是偶爾的失察;但一個人偶爾的失察,一群人偶爾的失察,大多數人偶爾的失察,結果就是惡質媒體永遠都可以存在,不會消失,因為這時每個人都會需要媒體的錯誤來為自己的錯誤註解。

追求理想跟真理必不能須臾鬆懈,我們在巴菲銀藏的文中看到經典的反例。

本文同步發表於:台灣放送台

2007年8月15日 星期三

未來總統曾住我家隔壁?貪污嫌犯曾住我家隔壁!

國民黨九千人民調 馬中南民意攀升
2007/08/13 何博文 中時電子報

據了解,國民黨目前剛完成一分罕見高達九千多人的民調,發現馬英九中彰投長住走透透行程結束後,馬聲望立即在中南部迅速攀升近十個百分點,「未來總統曾住我家隔壁」的效應也持續在鄉間街頭巷尾發燒。

原來,選總統的條件現在要加上一條候選人有沒有住過我家隔壁喔?不知道什麼時候改的,都沒有通知一下。不過酸終痛這種事,就算加上這個條件,還是有排在更前面的許多因素更值得考量的,譬如說這個人是不是個貪污犯之類的,不然哪天住到我家隔壁半夜翻到我家偷發票怎麼辦?以貪污嫌犯馬英九來說,雖然昨天在法官施展恢弘氣度的大絕招護衛下,暫時免除了貪污犯的身份,但是,你信嗎?別忘了至少還有貓纜、小巨蛋呢。對許多台北市民來說,酸馬英九之後,最終不只是痛而已。

馬英九無罪不是本文重點,這篇報導中最令人感興趣的,是馬幕僚所謂的「未來總統曾住我家隔壁」效應,事實上我蠻懷疑是不是真有這種效應存在,或者該不該有這個效應。從這個異想天開效應的想法出發,很顯然馬英九的「Long stay」並不是以所謂的「區域長駐」、「下鄉請益」為主要目的,馬幕僚的主要目的應該是企圖塑造一種馬英九皇帝微服出巡的形象,就好像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樣,明著下鄉探訪民情,接受百姓擁戴。在一連串貪污、瀆職、無能的事件後,似乎馬英九的幕僚仍然認為馬英九具有崇高無上的聖王形象,英九不出,耐蒼生何;英九既出,萬民景從?

先不論被泛藍視為救世主的馬英九在市長卸任後,毫無政績,連唯一敢誇口的貓纜都變成懶貓;再加上小巨蛋的官商勾結、特別費的貪污案件,這些林林總總的地雷是不是還能讓馬英九維持不沾鍋的形象,就以現在這樣一個現代化的民主社會裡,馬幕僚嘗試幫馬英九建立「未來總統曾住我家隔壁」的造神運動,實在是令人感到相當突兀的。馬英九到中南部所謂的「長駐」被大加宣揚,並且毫不避諱馬英九常居台北廟堂的缺點,國民黨好像真的以為馬英九當該像皇帝一樣深居宮廷大院,偶一下鄉則是黎民萬幸。但事實上民主時代的政治人物,上到總統下到里長,哪一個敢把自己與選民之間這麼疏遠的距離當作炫耀呢?

馬英九又跪又哭的老父,喔不,老長官蔣經國堪稱是台灣近代玩這套玩的最深入人心的,蔣經國身穿卡其夾克頭帶棒球帽的跟「民間友人」閒坐談笑的畫面,在那個威權專制的年代裡,也許可以當作「愛民如子」的好皇帝形象。但現代也能這麼搞嗎?如果不是馬英九相信台灣民眾是愚民,那就是馬英九自以為自己可比蔣經國。當然,許多分析都指出馬英九的確是自比蔣經國,但是台灣民眾也絕對不是愚民。否則馬英九的總統也不必用選的。就算不以民主社會的總統並非專制時代的皇帝一般可望不可及來講,當馬英九率其鷹犬沒暝沒日的打擊阿扁總統時,台灣民眾就已經非常快速的被教會:即使總統也是可以被監督被批評的對象,更何況是連八字都沒一撇的「未來總統」?馬英九以為把官司弊案丟在台北,人跑到中南部去,就可以假扮皇帝臨幸,選民也就會樂得忘記他的貪污無能嗎?

就算「未來總統曾住過我家隔壁」這件事真的有可以吹噓的地方(畢竟總統還真的很難選上),但未來總統可不是只有馬英九一人。在馬英九夸夸其言「下鄉」的時候,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早就不知道跑過多少地方、睡過多少人家隔壁、跟多少人吃過飯了,但謝長廷可有說嘴過?沒有。因為這種跟選民博感情的舉動,根本就是一個靠選票維生的政治人物所必要的責任跟義務!而一個政治人物在還沒有靠選票獲得頭銜之前,跟所有人都一樣,更可能就是從小在你我家隔壁住過的人。因此當馬幕僚竟可以用「未來總統曾住我家隔壁」來當作選舉優勢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知道,民主政治這回事在馬英九的陣營裡面,實在是一個太過進步的觀念,進步到他們根本就不懂。

或者馬幕僚認為只有馬英九才是未來總統,而謝長廷不是?也是,當法官可以昧著專業道德,把判決書當答辯書寫,進而判決馬英九貪污無罪的時候,馬英九陣營當然就會把這所有的官司、無政績當作無物,並認為馬英九只要靠一張臉就可以當選。但是同時我們也就可以看到,一個政治人物所需負起的責任,在馬英九及其支持者的眼中,同樣被視作無物。在這樣的情況下,「未來總統曾住我家隔壁」才能被當作一種優勢、一種炫耀。

從小處著眼,在一個民主社會的選舉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專制威權試圖復辟的蠢動,這也告訴我們一件事:民主法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也不是不會消失不見的,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努力的去維持一個民主國家的永續。馬英九儘管可以努力演出出在漂亮的民主身段,但骨子裡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封建貴族,這是隱藏不住的。馬英九要的不是人民的選票,而是奴才的敬畏,那好,我這票就不用給他了。

本文同步發表於:台灣放送台

附註:

馬的攏是爹:
MaDictionary

2007年8月11日 星期六

平埔豬維權事件

81370038
點此放大
台灣的店七月二十六日夜晚被不詳人士持紅色噴漆在店門口的路面上噴上「平埔豬」的字樣,隔壁民宅靠近新生南路一側的圍牆也遭波及,被寫上了「山豬黨」、「平埔豬」等紅字。事件發生後,魚夫在自己經營的台灣玉山網路電視台首先做了一個報導,接著八月六日晚上基督教長老教會總會也被以同樣的手法噴漆攻擊,民視新聞採訪長老教會被噴漆新聞的時候,也同時報導了台灣的店遭攻擊事件。這兩起噴漆事件經過多家媒體的報導,隔一日台灣的店門口就多了一個台北市警察局的警察巡邏簽到簿。

我個人比較好奇的是,平埔豬是什麼豬?按照林媽利醫師的DNA研究,台灣人有九成以上有平埔族血統,可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有平埔豬血統......我的意思是說,好像沒有獸醫師研究過台灣豬有多少平埔豬血統。我想大概就是這樣,所以導致了一個平埔豬權益運動的產生,這是一個豬權運動,這是要將平埔豬已經湮沒在台灣豬隻的歷史裡的記憶喚醒的訴求。相較於山豬已經存在人們的既定印象中,不但聽過、寫過、甚至還吃過,現在還有許多野生山豬在台灣的山裡面結黨成群的奔跑著、被獵人追著,而平埔豬呢?這也難怪平埔豬要出來為自己的權益嗆聲了。

這件事告訴我們,不管是什麼樣的生物,都有他應有的權益,這是我們作為一個現代的台灣人應該有的觀念。連豬都會為自己的權益發聲了,我們還能只視他們為餐桌上的食物而已嗎?要知道,豬也有身為一隻豬的尊嚴、榮譽!我不得不為這麼有覺醒意識的豬說一聲:豬仔們,加油!

81370031
點此放大

81370035
點此放大

81370034
點此放大

81370037
點此放大

81370039
點此放大

延伸收視:
‧台灣玉山高畫質網路電視台——台灣的店遭惡徒攻擊
‧台灣玉山高畫質網路電視台——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總會遭噴漆破壞
‧台灣玉山高畫質網路電視台——中天新聞惡意造假

2007年8月9日 星期四

大學錄取率高=台灣高等教育素質低落?

錄取率破96% 11分也能上大學

錄取率96.3% 平均1科不到3分念大學
這兩則新聞標題分別是今天的中時與聯合的頭版頭。依照聯合中國與泛藍政客分進合擊的優良傳統,可以想見當然泛藍也一定開了一場記者會,再讓記者做成新聞來合擊民進黨政府:
藍營:單科2.8分上大學 台灣高教品質低落

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天表示,大學指考放榜,考生平均單科二點八分可上大學,可見台灣高教品質低落,又創舉世矚目的教育奇蹟,呼籲教育部應亟思挽救之道。

國民黨立院黨團副書記長周守訓上午召開記者會表示,單科連三分都達不到的考生可上大學,意味著只要名字沒寫錯,選擇題隨便猜猜即可上榜。

他說,十分都拿不到的考生就算進了大學能學到什麼?難怪有人諷刺,台灣的大學教育成了延伸型國民義務教育,聽在長期為教育熱心奉獻的師長耳裡,真是情何以堪?

周守訓提醒,教育部長杜正勝盡心盡力,把調整意識型態作為推展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務之餘,更應想想家長、學子期待受好教育,以及企業界需要素質整齊大學生投入就業市場的心聲。

他說,教育部尤應針對台灣少子化的趨勢,檢討台灣的教育政策,在野黨也會嚴格把關,要求教育部務必儘快整合現有的教育資源,擬定提升教育品質的政策與推動時間表,挽救台灣日漸沈淪的大學教育。
其實這幾則新聞不需要看內文,只要看標題就夠了。這些標題所隱含的意義是:考低分不可以念大學。問題是,為什麼考低分不可以念大學?念大學作為一種社會位置流動的可能因素,本來就應該是開放的機會,憑什麼限制個人發展的慾望?這些自以為是的「菁英」之所以憂慮,好像是念大學的人增加了,就會有許多能力低落的人也擁有大學學歷,那麼唸過大學的「菁英」水準就會因為被稀釋而拉低了,但事實是這樣嗎?美國的大學可以說只要想念就有得念,但會有人說美國菁英比台灣菁英的能力差嗎?

換另一個角度來看,我也不能理解,究竟大學錄取率高跟台灣高等教育素質低落究竟是什麼扯上關係的;事實上當記者、政客說出這樣的結論時,這種跳躍式的思考,其實反倒是一種素質低落的表現。以前台灣大學錄取率低於30%的年代,進大學的人就代表他能力比較高素質比較好嗎?這裡恰好有一個人自己跳出來當例子:周守訓。周守訓也是個博士,但去查wiki中周守訓的條目「周守訓......在總統大選做票線索記者會上,因質疑數學恆等式而一時聲名大噪。」或者以「周守訓+人造雨」去搜尋古狗,這些留名青史的蠢事,難道會比考十一分進大學的學生來的能力高嗎?周守訓本身恰好代表了考高分不等於能力素質高的經典。

聯合報今天的《冷眼集》——當年廣設大學 如今燙手芋中就有這麼一段:「十幾年前,教改會大張旗鼓的主張廣設大學以紓解升學壓力,大學校院由七十八所增為一百多所,大學生人數也由卅萬多人激增為百萬人」廣設大學必定造成進大學門檻降低,使大學錄取率提高,這本來就是政策的目的,當然不是什麼教育奇蹟,而是一種社會期望透過政策的實現。如果大學高錄取率是一種教育奇蹟,那麼美國的大學教育是什麼?火星奇蹟?再以周守訓過往發表的蠢蛋言論來看,周守訓會擁有博士學歷才叫做奇蹟。

又,大學入學本來就是高等教育的開始,如果今天要說「台灣的大學生素質跌到谷底」,問題出在誰呢?大學生的身份要入學才有,那麼大學生素質不好,怎麼會是錄取率高的原因?當然是大學教授不會教學才是!大學教授不會教書,教出素質低到谷底的大學生,還好意思大聲嚷嚷?如果說台灣大學生素質低到谷底,那麼應該要換人教,而不是換人學才對吧?

大學錄取率高不高、會有什麼影響,當然都是可以討論的議題,但是要像中時聯合跟國民黨政客這種嘴泡議論法,其實也只是再度呈現「擁有高等學歷不代表素質高」的事實而已。

延伸閱讀:
‧諸神的黃昏——太多大學生?
‧意識型態咖啡——【看到新聞,聯想舊文】誰不該念大學?
‧陳凱劭的BLOG——台灣大學生太多素質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