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9日 星期五

中華郵政工會鬼話連篇,恐怖喔~~

中華郵政消失 台灣郵務恐淪鎖國(聯合新聞網 2007-02-09)
百年老店中華郵政可能從此消失,中華郵政工會痛批,中華郵政的金字招牌被執政黨丟在地上踐踏。由於我國並非聯合國會員,僅靠著國際通郵協定和各國通信往來,一旦更改公司名稱,若引起中國大陸反彈,屆時不僅兩岸通郵中斷,恐怕將引發鎖國效應,後果不堪設想。
這真是太可怕的事情了,是吧?中華郵政正名台灣郵政,就會造成鎖國效應ㄝ,這不是太可怕了嗎?原來我們的郵政系統,是掌握在這種腦袋裡不知道裝什麼(反正不是裝大腦)的人手上,真是太可怕了啊!
不過在中華郵政工會的聲明()裡看不到這樣的異想天開,不知道是不是一向異想天開習慣了的聯合報又一次認為中華郵政工會「應該都是同意的」;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不管這是工會還是聯合報的想法,都是一種鎖腦而產生的反智症狀。

如果中國反彈導致兩岸通郵中斷,那就是鎖國嗎?台灣把大門關起來了嗎?中國代表世界嗎?要知道中華郵政正名台灣郵政,跟台灣片面切斷跟中國之間的郵務是兩件事,這是很簡單的邏輯,還鎖國咧!中國一直以來以三通為統戰手段,三通中就包括通郵,如果中國斷郵,那是不是中國自己反三通呢?而如果中國自己反了三通,我倒要看看一再以反三通為由幹譙阿扁的泛藍政客,到時候敢不敢批判中國反三通?

就現實郵務往來而言,有多少台商在中國?中國挾台商制台的手段方興未艾,中國不怕如果斷郵,台商就算不回台灣,也可以到其他國家設廠經營嗎?中國政府蠢,但一向沒有比泛藍政客蠢。又在中國的不止台商,還包括許多在台灣中國皆有設廠辦的外商,這些外商要不要在兩岸的廠辦間通郵?外商是中國經濟仰賴的命脈,中國對台灣斷郵,這不是敢不敢的問題,而是能不能的問題。

就算中國斷郵,那又如何,能說台灣鎖國嗎?中國對台灣斷郵是該國放棄跟台灣之間的郵件傳遞,如果這樣台灣就會跟其他國家斷絕郵務往來嗎?這是什麼邏輯不通的胡說八道。而中國在國際間扼殺台灣的生存空間也不是一天兩天,是長期以來的惡意手段,台灣因此鎖國了嗎?台灣沒有國際關係了嗎?台灣自生自滅了嗎?就算中國取代了「中華民國」的萬國郵政聯盟成員國資格,台灣是不是就無法對外聯絡?我想大家心裡有數,這是日常生活的體驗,是現實的體驗,不需要想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華民國繼續在郵聯代表中國,直到1972年4月13日萬國郵政聯盟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唯一合法的中國代表爲止。但是各個萬國郵政聯盟成員國與中華民國現行統治地區之間的郵件仍可互寄
每次只要有本土化的作為,泛藍政客媒體就喊一次鎖國,為什麼不乾脆去開鎖店算了。

台灣郵政的正名,事實上也就是企圖對中國扼殺台灣國際生存空間做出突破,另一方面也正是要解決台灣自我設限的困境。國際的認知上,中國只有一個——China,對外國人來說China是中國還是中華是沒有意義的,China就是China,他們不會把這幾個簡單的英文字看成是Taiwan;而如果台灣仍然要堅持自己叫做中華民國(不管是REPUBLIC OF CHINA或ROC),那就不能怪中國扼殺台灣空間,因為這是台灣自己把自己逼入中國的一邊。郵件的通遞也是同樣的運作機制,當你在郵件上寫上China,那就不能怪郵件被送到中國去,這不是意識型態,事實上這是長年以來國際通郵的「常識」。於是我不知道中華郵政工會說的:
四、中華郵政公司從未告知本會公司更名的真正意義及更名後會對郵政事業及全民用郵帶來什麼利益(誓死捍衛中華郵政 拒絕充當政爭工具
究竟是大腦被什麼取代所產生的無知,但如果中華郵政工會忽視國際郵件上填寫Taiwan跟China之間的差別,那麼這就是忽視現實運作,純然的意識型態操弄。而中華郵政工會違背公司設置條例中規定:「本公司本企業化經營原則,以提供普遍、公平、合理之郵政服務,促進郵政事業健全發展,增益全體國民福祉為目的。」以反對正名為由,企圖延續延宕郵件遞送的不普遍不公平不合理方式,也就坐實了他們自己講的:「不務正業,虛耗全民資產在毫無意義的意識形態上」。

另一方面,中華郵政工會應該把重點放在公司改名與否上面嗎?根據維基百科
(該公司)本業的郵務業務反而因為網路、電話的關係,而大幅萎縮。目前除了郵政法規規定的信函(如帳單等)及一般的廣告信函必須經由郵局寄發外,關於信件的寄送件數已經算是相當少了。
現在的郵務訊息已經不只是平面紙本書信,更多的是經由電話、網路傳遞的語音、數位訊息,再加上如黑貓宅急便、DHL等國內國際間快遞送件服務的競爭,台灣郵政的當務之急絕對不是反對因正名所帶來的便利性、快速性服務,而是檢討增進公司與客戶利益的經營方向。就算中華郵政正名為台灣郵政在短期之內未必能看到成效,但應該要討論的是,正名與否對公司經營的未來績效能否達到正面效果,而不是提出像鎖國這種跳躍式的意識型態思考。「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畢竟是規定了要「促進郵政事業健全發展,增益全體國民福祉」,而沒有規定「本公司不得改名,以免數典忘祖,吃果子不拜樹頭」。

國營企業的改名事實上是一種承認自我、擁有自信、便利經營的過程,但在泛藍媒體政客的詮釋下卻變成了一個意識型態的操作,那麼是不是乾脆立法禁止企業更改公司名稱、更改CIS,也順便禁止國民改名呢?又或者他們要違背他們念茲在茲的「中國聖賢」孔子的「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遺教呢?如果中華郵政工會真的要「誓死捍衛中華郵政」,帶著汽油桶與中華郵政招牌同歸於盡,那麼我倒想看看,這汽油跟番仔火燒出來的歷史餘燼會是台灣,還是中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