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14日 星期一

反高學費?頭腦別這麼簡單!(二之一)

覺得有點怪。

中時的社論明明就是一副「很典型教育經濟學的口吻」,而且還是丟三落四的蠢經濟學套上教育兩個字來亂講,卻也不知羞的很理直氣壯批評阿扁的「教育經濟學」。
套句三太子兄的說法,「資本主義架構下的教育問題是結構性問題」而且是「相當複雜」。 要說到造成高學費這個現象背後的原因,說簡單很簡單,說不簡單也不簡單,講起來很繞口,我的意思其實就是說高學費這個問題絕不像中時社論寫手跟反高學費行 動聯盟一干人等所講的這麼簡單。說來也好玩,這一票人說來也都是灰熊高級的知識分子、教改的前輩等等,怎麼就是讓我感覺他們看不到某些基本的關鍵點?

「因為有更多的人可以去唸大學,才凸顯出教育經費的問題」,阿扁電子報說得沒錯, 更精確的說,教育經費的問題來自教育觀念。造成高等教育的問題在於觀念,家長的觀念,我說的家長包括了已經當作家長的、正在當家長的還有將來要當家長的 人,這些家長的觀念存在著「菁英主義」,表現在教育上就是「文憑主義」。「快樂學習教改連線」在其成立宣言說「菁英主義結合考試是教改失敗的元兇」, 是了,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台灣現在(91學年度)有154所大專院校,其中大學跟獨立學院有139所,專科只有15所,既使已經造成了現在幾乎人人都有學 校可以念,但還是不斷的有學校在成立,這麼多的大專院校說是為了滿足家長要子女擁有文憑的需求我想並不為過。問題是這正不正常?台灣的大學教育說穿了也不 過就是就業訓練,為了就業不是為了學問你去念大學幹麻?

為了滿足家長的文憑主義心理,學校不斷的設立,為了吸引學生就讀,學校砸下大筆金錢互相競爭,教育資源被扭曲消耗,當然要由學費裡回收,使用者付 費是很簡單的道理。台灣的國民義務教育只有9年,基本上國中畢業以後要繼續升學就是你自己的事,國家沒有幫你出學費的道理。不喜歡唸書想就業的人,職校、 專科自己挑著念;喜歡追求學問的人就去念大學再攻研究所。如果沒錢念書,有助學貸款,那是你把將來自己的錢先拿來用的,不是國家幫你出的,將來還是要還 的。這樣的制度設計沒什麼問題,歐洲到現在還是這樣,偏偏到了台灣出了問題,企業、家長什麼時候開始非大專學歷不行,也不管大學是求學問的地方,就業訓練 職校專科就夠用,於是每個人不管有沒興趣有沒實力矇著頭念大學。現在全部都是大學,你說供給是增加了嗎?狗屁,供給事實上是相對減少了,因為到了這個地 步,所有的人只有大學可以選擇,不管他喜不喜歡,他只能念大學。154所大學裡面有幾所是真正的好學校,是每個人搶著念的?其他不是在這個範圍裡面的只好 努力的提昇學校品質,花錢蓋校舍、請名師、買器材,到時候吸引了學生來念,要不要幫他吸收一點成本?

所以我覺得怪,當初說要廣設大專院校的也是這些人,等到只剩大學可以選了,高等教育被大學壟斷了,又不滿大學院校壟斷的也是這些人。當初就是你們加強了台灣社會的文憑主義,文憑主義間接造成了不得不的高學費,你們有什麼好反的?

這些人喜歡用階級來想問題,拜託,務實一點好嗎?你們知不知道,我連想應徵個總機阿迪阿都不行,因為人家要的是「大專學歷以上的總機」;我要應徵 個通訊流通送貨司機也不行,因為人家要的也是「大專學歷以上的送貨司機」。要階級鬥爭,學費不是鬥爭的第一課題好嗎?左派豬頭!還有人說,要課徵企業教育 紅利稅,因為企業是「這個社會的既得利益者」, 對,你們都對,欺負我這個沒念過書的,最好你們畢業以後到企業上班都不要領薪水。這些企業裡的從業人員不是社會上的既得利益者?少來。企業要負擔社會責 任,必須要付出成本,這些在要被課征教育紅利稅的企業上班的人,就學時期享受企業的供養,畢業以後領的薪水卻又比一般人高,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說不是 社會上的既得利益者誰相信?

我不是說企業不是既得利益者,不過問題有程度上的差異。宜蘭的白米社區有座水泥廠,這水泥廠要處理竹科那些廠商產生的有毒溶劑,很有可能破壞白米 社區的生態環境。新店安坑要蓋事業廢棄物掩埋場,居民群起反對掩埋場的設立,因為這對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坑地區的自然生態會造成浩劫。你說企業要捐教育 捐,我說企業要負責解決上述的環境問題才是第一步,要叫企業捐什麼捐,怎麼樣也不是捐你們的教育捐,讓你們將來再成為社會上的既得利益者,企業要捐的是台 灣的永續經營捐才是!

台灣的高等教育要不是被文憑主義壟斷,不是被這些人壟斷,高學費就不會是問題,在供需原則底下,如果有選擇的權利跟目標,學校必須要在品質跟價格 上面取得平衡,甚至在品質不變的情況下壓低價格來爭取就讀。讓每個人都念大學?NO!!教育改革的目標不應該這麼表面。教育改革應該在於讓有錢想唸書的 人、有錢不想唸書、沒錢想唸書的人、沒錢不想唸書的人都有選擇的機會,這才是改革,這才是平等。
2003.07.14 中國時報
學費不高,做好財務規劃即可?

中時社論

為了替教改辯護,阿扁總統日前出刊的電子報又踢到了鐵板,或許是替這篇電子報撰稿的寫手選錯了焦點,什麼角度不好切入,挑了「高學費」這個會捅馬蜂窩的主題,讓總統府的公關部門還要事後再做澄清補救。

其實,在邏輯上,陳總統的電子報並沒說錯,所謂「不要讓大學學費變成新的窄門」的說法,確實是一種「倒果為因」。電子報的論據是「因為有更多的人可以去讀大學」,所以「才凸顯出教育經費的問題」,而會有窄門的說法,是「不可能讓每個人都唸台大」。換言之,就是因為大學的門寬了,才有學費高不高的問題。這個論據是很典型教育經濟學的口吻,它將教育資源的分配簡化成供給與需求的問題,學費高低當然就是受這種供需關係所制約的。只不過,經濟學模型也告訴我們,供給增加了,價格應該下降才對,為什麼學費還越來越高呢?

而阿扁電子報的推論會激怒一部分人的原因,也正是在這裡。畢竟按照教育經濟學的推理,只要普設大學增加供給,就可以「有更多的人去唸大學」,但如果改從教育社會學的觀點看,有更多的人可以唸大學,與是不是「有更多的人唸得起大學」是完全兩碼事,怎樣才唸得起大學?電子報在這所提的建議就是關鍵的引爆點了,它教導民眾要理解大學教育是一種「投資」,所以應預先做好「財務規劃」,事實上電子報刊出後被最多人批判的正是這句話。因為類如「投資」、「財務規劃」等語言,距離許多人是很遙遠的。

為什麼這句話聽來會這麼刺耳?用最淺顯的比喻吧:一個人努力工作,但收入永遠只夠溫飽,就是買不起房子,你建議他何不將買房子當作一種投資,應預先做好財務規劃,請問這個建議他聽得進去嗎?他如果有閒錢做財務規劃,還用得著你去替他建議?這就是整個爭議的癥結,將房地產的供給增加,並不等於每個人都有能力買得起房子,同樣的,更多的人有大學唸,並不等於他們都唸得起。這也就是許多人所提出的反證,如果一個月入三、四萬的四口之家,負擔最起碼家用尚稱困頓,建議他們作財務規劃,是不是像在嘲弄他們?因為這些家庭最經常進行的「財務規劃」,可能就是怎麼還清債務。

這正像是前不久在書肆暢銷的一本名為「富爸爸、窮爸爸」的書,書的題旨非常清楚,有理財知識,懂財務規劃的人可以成為富爸爸,反之則淪為窮爸爸,但這種對比留下一個意在言外的伏筆是,一個富爸爸的誕生,正是建立在更多窮爸爸的失敗之上,富爸爸學習到怎麼累積財富的技巧,但卻無法減少「窮爸爸」的總人數。一個一心想當「富爸爸」的中小企業主,也許會造成一百個中年失業的「窮爸爸」。而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在這種「富爸爸」與「窮爸爸」的分流已經形成之際,政府的角色,總不致是去呼籲窮爸爸應該從頭學習怎麼「財務規劃」吧!

今天許多家庭之所以會抱怨高學費,並不是想免費唸大學,而是他們的既有社經地位,根本讓他們擠不進低學費的公立大學,這還不打緊,在他們必須負擔鉅額助學貸款,超時打工以支付高學費的同時,他們所享用的教育資源,又遠遠不如低學費的公立大學,畢業之後的社會競爭力那就更不用說了。不知電子報的作者是不是一路好學校唸上來的,知不知道每年有多少私立大學的在學生因為付不出學費、或申請不到助學貸款而選擇休學?又有多少人因為打工而致學業荒廢被迫退學?他們的家庭與他們自己都知道大學教育是一種投資,否則他們不會拚命要唸大學,但他們根本無力為這項投資預作「財務規劃」。

沒錯,今天更多人可以唸大學,學費也不是阻礙社會階層流動的主因,但高等教育卻早就階層化,更複製了這個社會的貧富差距。懂得財務規劃的富爸爸,早早就在義務教育階段就開始作投資,所以他們的孩子都順利進入學費低廉的好大學;至於窮爸爸的孩子呢?他們從起步就先輸了一大截,一路靠湊學費走過來,還是只能唸昂貴的大學,所謂「三級貧戶考上第一志願」在過去是佳話,在現在則是神話。總歸一句話,在學習多元化、升學管道暢通上教改確是成功的,只不過這種成功也確實造成部分社會公平的喪失,這是許多證據都可證明的。對那些必須負擔沈重學費的弱勢家庭而言,總不能說連抱怨一下,都要立刻被總統電子報教訓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